資訊科技科
資訊科技科課程特色
資訊科技本身不是一門學科,它是一種學習策略、一種學習手段。作為資訊科技科的科任教師,我們必須了解本科的教學方向。如前所述,資訊科技科是與別不同的學科,它不應被視為一個獨立的科目,而是把從資訊科技中所建構的知識體現到各個科目中。資訊科技科的學習性質不限於知識的傳授,有關使用電腦的技能和正確態度也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地方。
資訊科技科課程之總目標
資訊科技學習目標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具備利用資訊科技有效地處理資訊的能力,以便能終身學習。學生可以資訊科技作為資訊檢索、知識探究、溝通、協作、分析及個人發展的工具,處理學習上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。
校本學習目標
- 以任務為本,結合學科知識,讓學生掌握協助學習的工具,從而學以致用,並促進終身學習。
- 從認識到運用資訊科技中,發展學生的判斷、分析、推理、 想像和創作等思維能力。
- 透過資訊科技教育,讓學生明白保護知識產權及版權的重要性。
- 透過課堂活動,提高學生運用電腦的技能,及培養他們對學習電腦的興趣。
- 透過不同的課外活動,照顧個別差異,讓能力較佳者掌握更多技能。
- 引導學生走向資訊科技發達的年代及電腦世界。
- 學生能自我建立使用電腦的適當守則,及了解正確使用的方法及態度。
- 增加學生接觸使用電腦的機會,擴展他們的求知慾。
- 指導學生正確提取網上資源,以至能培養自學的精神。
- 透過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,讓學生掌握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。
透過計算思維-編程教育
- 瞭解計算思維的基本概念,包括抽象化、算法和自動化。
- 將編程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其他科目連繫起來。
- 具備有開發/重用/混合程序/編碼以解決基本計算問題的能力。
- 瞭解編程的局限性和影響。
- 在過程中溝通及有效的團隊合作以解決問題。
資訊素養教育
- 建立學生正確使用新媒體的態度
- 提升學生使用新媒體時的批判能力、分析力、正面價值觀和責任感
- 支援學校培養學生媒體素養
- 加強學生認識法治和國情,明白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性,並提升國民身份認同感。